关于印发《大兴安岭地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部门:地区行署教育局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9 17:26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大教函〔2022〕78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职业学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大兴安岭实验中学:

现将《大兴安岭地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地实际,按照求贯彻落实。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教育局

2022年9月29日   

 

 

 

大兴安岭地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函〔2019〕8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黑教思函〔2022〕78号)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推动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此方案。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全区大中小学思政课守好一段渠、跑好接力赛,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衔接有序、内涵发展的目标要求,聚焦统筹设计一体规划、育人目标一体贯通、教学内容一体衔接、教育资源一体共享、师资队伍一体建设、育人主体一体参与,深化新时代全区大中小学思政课创新创优,打破条块分割,打通学段壁垒,努力构建集中统筹、上下贯通、衔接有序、整体推进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夯实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基础,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顶层设计,推进组织领导一体化

把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纳入地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地区教育局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一体化委员会”,成员名单附后)。一体化委员会在地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作为加强和改进全区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的决策协调议事机构,对全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大中小学校要把推进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推动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各地要成立县(市)、区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

(二)丰富课程内容,推进课程体系一体化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围绕大中小学共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七个方面内容,深入挖掘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必修课 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省优秀教案、课件和案例,推动实现大中小学各思政课教育教学衔接贯通。全区中小学要使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打造具有大兴安岭特色的“七色教育”实践大课堂。

(三)加强人才管理,推进教师队伍一体化

推进高校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350规定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编制,在编制内配足,不得挪作他用。小学按专职为主、兼职为辅配备思政课教师,初中、高中应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对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内容。县(市)、区级教研机构要配备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员。落实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五年规划,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构建分层次、有衔接的培训体系。落实省中小学思政课在职骨干教师提升计划,组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和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教法培训。发挥高校思政课辐射作用,主动对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开发专门培训项目,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实践。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团队建设,遴选若干地级示范团队,确保每个团队涵盖各学段思政课教师。

(四)拓展活动内容,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

组建若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鼓励高校思政课教研机构与中小学开展结对活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课程研究、教师实践教育等活动。推进跨学段思政课共建活动,高校至少与1所跨学段学校共建思政课。组织思政课跨学段一体化教研活动,集中开展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集体备课、教学大赛、示范展示活动。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和精品课展示交流活动。中小学结合本校特色编写思政课教学案例集锦,实现校内教学资源交流共享。

(五)深化政策落实,推进条件保障一体化

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任职制度,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高校新进专职思政课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小学校新进专职思政课教师须取得思政课教师资格。探索建立思政课教师宣誓制度和退出制度。中小学要将思政课教师实践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每位思政课教师每年参加实践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其中参加外(县、市)实践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完善思政课教师考评机制,探索教学述评制度,建立符合思政课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标准,突出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导向,拓展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认定范畴。将思政课教师在《人民日报》《求是》《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党报党刊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按照核心期刊对待,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等弊端。建立健全优秀思政课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开展典型事迹宣传活动。思政课教师职务(职称)晋升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特殊性,高校要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中小学校可实行单列评审,中、高级职称评审通过比例不低于教师平均水平,并向一线思政课教师倾斜。要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的发放管理工作。

附件: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教育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终审:教育局审核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