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的寂寞坚守瞭望4万公顷涛涛林海
于加林,男,中共党员,1963年5月出生,1978年9月参加工作,高中文化,现任加格达奇林业局古利库管护区瞭望员。曾获得2013年度“优秀塔员”称号,2016年加林局“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沿加格达奇市区至卧都河公路驱车150多公里到达古利库管护区场部,然后再经过10多公里颠簸的防火公路,下车后要步行5公里的泥泞山路,才到达海拔502米,呼号为“塔17”的于加林所工作的瞭望塔。这里距离市区偏远、气候多变,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然而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于加林却在这里坚守了13个年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默默奉献给森防事业。
古利库管护区的瞭望塔是2005年森警部队移交给加林局的,从那时起于加林就担任这座塔的塔员,担负着40059公顷施业区内森林的管护、周边防火瞭望以及无线通讯中继站电台设备维护任务。他的妻子刘秀凤也随着他来到了这里,从此他便扎根在这片山林中,这里便成了他的家。
瞭望塔一年都离不开人。由于这里荒无人烟,与世隔绝,即便是吃得了辛苦也耐不住寂寞,山上没有水源,生活用水得到10多公里外的管护区去取,在防火期严峻的时候,他就自己骑着摩托去管护区取粮食、蔬菜和生活必需品,若赶上雨雪天气,行走就更加艰难。这些对于一般身强体壮的人还能够坚持,可是对于加林来说就显得有些吃力,长年的山里工作至使他也像从事这个行业的其他人一样,患有风湿、关节炎、胃炎等疾病,2013年他因肠功能病变做了1.2米的肠切除手术,这让他的身体又不堪重负,可是即使这样他还是坚持在这岗位上工作。今年春天,正值防火期的关键时刻,于加林患了重感冒,把带去的药全都吃光了也不见效,妻子劝他下山去医院看看,可他执意不肯离开,每天照常坚持瞭望,向局防火指挥部汇报。实在坚持不住了也只是借下山取粮食之机,在家打了一个吊瓶,住了一宿第二天带了一些药,起早又赶回山上。
在山中的岁月,更难耐的还是孤独和寂寞。有时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是一种奢求,经常在孤独寂寞中度过。闲着无聊,他就找书看,练练字 。没有电只能靠发电机,但他为了节省,总是摸黑值班,没事就在塔房外转,看看天、看看树、看看星星,每年都有九、十个月的时间,要远离亲人,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年两年,而是10多年!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可以坚持这么久?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责任和热爱。责任和热爱支撑着10多年如一日地执着坚守。他就是这片大森林的眼睛,他就是这片绿色的守护神。
从事瞭望工作以来,他勤于思考、刻苦学习,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他订阅了森林防火专业方面的期刊,努力学习瞭望业务知识,不断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同时,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瞭望员技能培训班,为自己瞭望技能的稳定发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多年的学习实践中,于加林熟悉掌握了地气、云彩、薄雾和烟的各种规律,对不同时段火险等级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及时准确报告火情,他练就了“千里眼”“活地图”,能熟练运用高角度定位仪、地形图和简单气象知识,以他敏锐的眼睛,目测的方位和距离误差不到200米,即便在云雾弥漫的天气中,也能迅速分清是烟还是雾,春季风大、气候干燥,即使有一点零星火苗,也随时可能会酿成不堪设想的严重的后果,为打早、打小,避免成灾奠定了基础。在春秋两季气温偏低,夏季酷热难耐,蚊虫叮咬的恶劣环境下,他每天要在塔上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观察瞭望,还要在18米高的塔台爬上爬下十多次,瞭望塔大风不断,每次站在塔顶随风摇晃非常的危险。从他担任瞭望员以来,施业区内只要有一丝情况都会被发现,并及时准确报告具体位置,先后报告周边林场大小火情好几起,报告准确率达95%以上。他的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一天天、一夜夜坚守在密林深处、坚守在高山之巅。他在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了青春、汗水和健康,他为建设生态家园、生态兴安、生态龙江,尽到了一名普通林业工人的责任,这份责任,重如千钧。13个春秋,13道年轮,他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森防管护事业。13年的艰苦寂寞,13年原始人一般的生活,也从没有动摇他坚守的决心,他以顽强的、超出常人的毅力和责任感,坚守在瞭望塔上,坚守在他挚爱的这片绿色之中。
信息来源:加格达奇林业局森林防火指挥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