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生态环境系统三措并举 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
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局按照地委行署要求,积极安排部署党的二十大期间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上下高度警惕,保持清醒头脑,严防突发环境事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区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一是紧盯关键,周密部署。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局围绕加强党的二十大期间环境安全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把10月底之前确定为环境安全严管期。专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国庆假期和党的二十大前后环境应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涉辐射企业、危废、空气质量保障等领域突出环境风险隐患,以及历次排查发现隐患整治情况,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对发现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决限期整改落实到位,确保党的二十大期间,区域突出环境风险全部清零或处于可控水平,严防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二是以上率下,强化督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地局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牵头协调,各派出局及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的推进落实工作专班,每10天向省生态环境厅汇报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带队深入辖区,一线督导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地了解重点排污单位环境监管情况,听取企业运行、环境管理、风险隐患防范化解等情况,查看治污设施运行、应急措施落实、应急物资储备,一再叮嘱企业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环境管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环境安全。相关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深入包抓重点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交流,点对点协调解决问题,帮助指导企业推动隐患排查整治落实落细。
三是压实责任,严管严控。各县(市)区详细安排辖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采取干部包联重点企业、重点企业签订承诺书、抽调精干力量建立环境应急工作专班等,逐企业压紧压实责任、逐领域细化实化防范措施。包联干部每周至少到企业检查1次,查隐患、找漏洞、抓整改、促落实、保安全。目前,系统上下严格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制度,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全力做好应急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第一时间科学高效处置到位。
截至目前,检查人员出动282人次,对区内63家企业进行了3轮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发现风险隐患问题24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项目4个,建立重点信访案件台账5个,无群众进京到省上访事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