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丨协调推进“15113377”工作布局地区人大工委依法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地区人大工委针对不是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实际,协调推进“15113377”工作布局,紧紧围绕“地委决策部署”这条主线,严格遵循“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尽力而为”三项要求,依法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充分发挥特殊林区环境下特殊权力机关的特殊作用,助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地区人大工委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做好经常性法定监督的同时,把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地委关心的重点、行署关心的难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题调研、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形式,整合监督力量,增强监督实效,推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和地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2017年以来,地区人大工委就涉及国计民生,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听取审议“一署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19个,为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发展,实现重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注重发现问题,推动问题解决,先后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全域旅游、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打好“七大攻坚战”、法治政府建设、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小企业融资、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开展较大规模的集中调研和视察43次以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200余条,被有关部门采纳。
充分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相继开展了森林法、土地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义务教育法、食品卫生法、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保法等23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47件,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2022年开展的《环保法》执法检查,对于助力我区创建地级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起到积极作用,总结形成12个环节的执法检查流程,为规范执法检查工作提供了遵循。
高度重视发挥人大代表在服务大局、促进林区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连续开展了以当好“五员”为主题的“为林区转型发展作贡献”“为全区‘三年攻坚’作贡献”“为实现‘十四五’规划作贡献”活动,以及“努力当好‘四员’、助力抗击疫情”“依法履职尽责、助力项目建设”等活动,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我区人大代表向全国人代会提交的《关于发展寒地产业推进稳边固边的建议》,得到国家的采纳,使林区人民期盼17年的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问题得到解决;《关于解决大兴安岭地区法院系统法官断层和边远地区基层检察院系统检察官流失和断层问题的建议》,得到司法部的采纳,并下发通知,将我区纳入国家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名单中,有效缓解了我区法官、检察官断层问题;《关于将大兴安岭地区法官学历要求放宽c证和高等学校本科的建议》,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采纳。
特别是2022年,结合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地区人大工委紧紧围绕地委中心工作,确定了“依法助力创建地级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落实地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增强人大监督实效;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文件精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人大代表为实现‘十四五’规划作贡献;人大机关干部公文写作能力提升;全员参与招商引资”等6项攻坚行动,并成立6个工作专班,专项推进落实,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