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比较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文部门:地区行署办公室 作者:生态环境局 来源: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2-04-18 11:33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生态文明建设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实施"生态兴安"战略的有效举措和解决当前生态环保题的根本途径。在习近平态文明思想的指引.在"两山论”的实践中,大兴安岭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最宝贵的发展资源、最影响力的金字招牌,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的“第五批10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中,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呼玛县荣登榜单

最靓颜值——生态底色之码

    塔河县、呼玛县分别是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区。两县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森林、草甸、沼泽和草塘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野生浆果山野菜、食用菌、中草药等上种野生植物以及近千种鸟类兽类、两栖爬行类、森林昆虫.是中国北方寒温带天然物种基因库。

塔河县和呼玛县的林草覆盖率分别达到91.69%、71.31%,空气质量均常年处在优质状态全年优良天气在360天以上.达标率100%。两县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有嫩江和黑龙江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279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能够达到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

 

久久为功——生态保护之码

大兴安岭地区享“寒温带动植物基因库”“落叶松王国”“美人松故乡”之美誉。为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和空间,大兴安岭地区打响了生态、然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保卫战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防治与发展并联、治理与发展并举”的生态保护之路。组织开展了“绿卫”“绿剑”“绿盾”等专项行动,不断完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加强科学育林造林林分结构和林分质量得以进一步优化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活立木蓄积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力推进超排放烟尘、粉尘污染源治理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全部清零对重点排污企业纳人“双随机”日常环境执法监管建立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县、乡、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实现转区秸秆露天焚娆“零火点”。将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情况纳县政府实绩考核体系,并制定下发《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转型发展——生态经济

大兴安岭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立足于保护与发展、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充分释放生态资源红利,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县创建形成良性循环,摆脱了过去“独木支撑”的发展格局,步入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

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推动旅游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塔河县积极响应“周末游兴安”口号,打造周末游精品路线,以原生态拥抱自然为主题的瓦拉干白桦林山庄一日游,开库康乡界江风情体验游;以追忆知年代为主题的二十二站知青文化园一日游;针对摄影爱好者打造的塔河旅拍主题线路;针对户外活动爱好者打造了穿越百福山徒步游,札林库尔山探险游等线路培育形成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连续多年开展了中俄国际越野争霸赛、中俄“一带一路”冰雕雪雕大赛、中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赛事活动呼玛县深入挖掘中俄界江、黄金古道、十八站人类遗址、鄂伦春民族文化等核心旅游项目,使旅游业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先后荣获“中国最佳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绿色生态景区”“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中国特色产业百佳县”和“全国特色旅游名县”“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荣誉称号白银纳鄂族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三合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呼玛县博物馆荣获“全省第七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呼玛镇被评为“第一批省级中医药特色小城镇”

 

    以资源优势引导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基地 ”绿色产业, 壮大现代生态产业。塔河县建成有机种植基地两个、有机产品野生采集基地两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量达到1700余吨,认证数量80余个。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全国特色产业百佳品牌2个获得中国北疆野生五味子之乡、全国特色产业百佳县等诸多荣誉。呼玛县建成绿色产业基地83万亩、有机展示田2万亩。建设中药材种植规模较大合作社及企业11家,中药材初加工企业6家被列为省中药材基地示范县和“金莲花之乡”北藐中药材种业公司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国家级稀缺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

人文新貌——解生态文化之码 

要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大兴安岭地区大力开展“三提升工程”,倡导和培育绿色生活方式从思想源头引导百姓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生态文明理念渗透、融入到百姓的生产生活中。

 基础,功能提升工程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厂大型蓄水井1座。以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小区绿化为点缀,全面开展城镇绿化香化形成“一河一路”绿化带贯穿城镇中心,一街一景各具特色的森林宜居小城。

 治理,抓环境提标工程。连续4年开展“美丽乡镇”主题活动,动员全民力量合力攻坚,形成环境治理由部门抓变为全员抓、人人参与的长效机制,打造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扎实推进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参与度92%,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90%。

 创载体,抓全民提质工程。深入开展“美丽兴安,我是行动者”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环保纪念日,组织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和生态建设主题宣传活动。以生态旅游为载体,将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和人文景区建设成为生态教育基地。让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在浓厚的生态环保氛围中,自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大兴安岭地区将着力打造全域生态文明地区,铸就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之底色、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亮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