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关工委铭记立德树人使命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发文部门:关工委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22 09:39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关工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以服务为定位、以品牌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的工作理念,坚持“把握重点、突出特点、打造亮点”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五老”的资源优势,着眼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成绩、创造新亮点、展现新作为。

突出品牌建设,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

全区将“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纳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启动部署、坚持品牌引领、抓好学做结合、营造宣传氛围,传承红色基因,筑梦书香校园,在连续十年取得“全省读书状元”好成绩的基础上,坚持品牌引领,传承读书文化,实现“五个融入”、做到“七个结合”,积极探索开拓新领域、新品牌,让品牌活动“亮”“动”“活”起来,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师生同读、亲子同读、老少同读的良好阅读氛围。加格达奇区坚持“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通过校长导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亲子共读等形式,在求新、求实、求用上下功夫,组织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进京状元汇报会、写读书心得、讲读本中的故事等系列活动,优选出省级读书状元参加线上演讲,增强学生学习读本的自觉性,提高“中华魂”读书活动的品牌效应。

各地找准重点,组织开展“百种图书推荐”、“课前十分钟”美文经典诵读、“小手拉大手、共建书香家庭”等读书活动。在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各地积极参与“兴安万里·阅读有你”——“大岭之冬阅读季”全区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围绕描写赞美大兴安岭人文历史、名人传记、青山绿水、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等讲述《分享一本书》的心得体会,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承中华文明,唱响了大兴安岭地区读书活动的特色品牌。2021年,在全区“学习百年党史·筑梦书香兴安”主题读书活动部署会议上,地区教育局关工委获“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并做经验分享。

突出文化引领,开展争做“十小明星”活动

全区结合区域特色,实现“围绕一个中心、创新两个模式、做好三个结合、推动四项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十小明星”系列创建活动,涌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使争创活动向纵深发展。2020年全区中小学校评选了444名校级“十小明星”、 74名县级“十小明星”、55名地级“十小明星”。2021地区关工委和教育关工委根据县级推荐的个人事迹,评选了58名“十小明星”和10个县级集体,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健康成长。

近年来,全区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教育为目标,把握工作定位,制定活动方案,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模式,将“争做‘十小明星’”活动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实践中,层层发动,层层落实,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

在创建活动中,注重“三个结合”,即与开展“三爱”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相结合,与争做“新三好”活动相结合,统筹谋划,融合发展,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工作制度化、机制常态化,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本领,增强活动的实效性,推动教育活动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全区创造性地开展“十小明星”争创活动,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各中小学利用寒假举办“争做十小明星”书法、征文、摄影、绘画、小发明、小制作系列活动,实现了“四个推动”,即推动德育工作建设、推动思政(品)课程建设、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建设,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

突出区域优势,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

结合教育战线特点,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历史;激活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强化社会实践,培养良好习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采取新思路、新举措,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主题教育,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精神,增强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依托“颂歌献给党”和“学党史、跟党走、颂党恩”主旋律,以爱党爱国、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与大兴安岭精神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采取实地参观、演讲会、报告会、瞻仰烈士纪念碑、祭扫烈士陵园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深入浅出地把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

突出家校融合,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始终把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发展林区教育事业的重要议事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策略,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努力提升现代家庭教育的育人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和生活环境。

为了提高家长学校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各县、(市)区不仅健全以教育局为主管、学校为主体、关工委为指导的家长学校管理模式,倡导建立“学校、年组、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度,将家长学校建立在学校、建立在年组、建立在班级,分层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定期召开会议,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商讨家庭教育中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集思广益,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体现课程魅力,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采取线上线下密切融合的模式,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采取“三部曲”方式,提升家校品味。一是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开展家长学校培训提供智力保障;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运用多彩样式,提升现代家庭的育人能力。

通过“五老”关爱教育,“五老为家庭教育做榜样”,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全区各地认真组织参加教育部关工委“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的网络学习,各地做到及时通知学校和家长,组织好收听收看,写出心得体会,网上交流和学习,贴近学生思想和家长需求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同时,围绕“中华好家风”主题,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深化“‘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活动,教育青少年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助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来源:地区教育局关工委


终审:关工委审核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