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政务公开>政府工作报告>详细内容

新林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文部门:新林区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10 11:0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新林区人民政府区长  戴学勇

2021年2月2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客观盘点“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

“十三五”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围绕地委行署“七大攻坚战”“双十重点工作”,有效夯实生态根基,加快转换发展动能,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全力提升民生福祉,“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1亿元。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林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为艰辛的一年,是积极应对疫情、合力共渡难关的一年,是聚焦“六稳”“六保”、攻坚“三大硬仗”的一年,是林区改革取得突破、地企启动融合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保生态、育产业、抓改革、惠民生,保持定力、集中精力、精准发力,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4%。

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成果。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制定运行34个流程,“点对点”接回境外返回人员79人,隔离医学观察2192人次。投入220万元改造区医院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实验室,累计检测3422份样本。广大抗疫指战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付出了大量的艰苦努力,保护了林区人民生命健康,彰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二是生态效能持续巩固提升。坚持“挑战自我、挑战不可能”,地企协同作战、“点线面”一体发力,实现“人为火不发生、雷击火不过夜”的森防目标,森管指标继续保持“三增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淘汰、改造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12台。扎实推进“河长制”,河湖“清四乱”做到全覆盖。

林区改革实现重大突破积极稳妥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结束了我区55年政企合一历史。教育、卫生等机构移交区政府管理,代表大兴安岭地区以满分成绩通过国家验收。森防、信访、巡视整改等项工作实行联合办公,召开5次联合会商调处会,地企融合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是产业建设加快转型步伐。纳入地区“双百”的7个项目全部开复工,3个项目已完工。“爱情小镇新林”在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列为必到节点,小柯勒河铜钼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新增矿体72条,御龙山景区活动中心改造和游客接待中心地基工程已完成,大一广公司林下资源精深加工项目开工手续已办结,碧洲矿泉水矿权出让已挂牌,北药、有机蔬菜、食用菌种植5919亩、9900亩、337万袋。

五是民生福祉不断得到改善。新林镇北出口路、种植基地林业公路、危桥改造及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已竣工,维修新林镇内有异味楼房9栋。投入300万元购买一台ct,投入250万元用于智慧校园、法治课堂建设、一中宿舍楼散水坡塌陷和一幼立面保暖处理,塔源镇社区多功能体育场建成并通过省体育局验收。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全区中考重点高中进线率、高考二表以上进线率分别同比提高17%和7%。殡葬服务回归公益性,“四项”减免政策全部到位。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招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人员85人。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网上可办率达到92.21%、时限压缩80.15%。

六是政府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区政府严格落实作风建设规定,细化并推进了60项重点工作。班子成员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力所能及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50个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通过区政府网站对规范性文件做了公布和解读,有效扩大群众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件、政协委员提案19件

各位代表,2020年取得的工作成绩,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的辛勤付出,更与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各位政协委员,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新林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受疫情影响,部分经济指标下滑明显,增速未达到预期;二是产业基础仍然薄弱,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强,稳增长压力很大;三是留才机制不够灵活,专业人才外流较多,人才匮乏问题依然突出;四是个别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状态亟待转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勇于面对、敢于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和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现后发赶超。

二、全面做好2021年工作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新的一年,转型发展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改革进入“后半篇”的双重考验,面临着发展信心提振与现实困难压力的碰撞冲击,面临着长期瓶颈制约与新形势新问题的多重叠加。勿庸置疑,挑战是严峻的,压力是巨大的。但被历史多次证明了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前行道路虽然艰辛,也充满令人憧憬的机遇:国家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和持续利好的各项政策,为我们转型发展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宏观环境;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确定的“加强大小兴安岭地区生态保护,培育壮大林区生态产业,形成生态富矿”的决策,为我们转型发展创造了绿富双兴的难得契机;地委行署提出的“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通航经济、数字经济”为我们转型发展指明了“两山”转化的发展方向;我区独特的资源秉赋、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区委的坚强领导、四大班子的和衷共济、地方与林业的深度融合、全体干部职工的众志成城,为我们转型发展筑就了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把握大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满腔热忱建设发展新林区我们共同的家园。

2021年按照区委总体部署,区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地区“两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六保”促“六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加强“两个生态”建设,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聚焦实现“两化”,超前谋篇布局“两个经济”,以“三化”打法推进“双十”重点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围绕地区“双十”重点,突出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加强生态建设,厚植发展优势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区之本、转型之根,在“防、管、治”上下功夫。一是完善“防”的机制。牢固树立“大林区、一体化”理念,建立健全“地企融合、防扑一体、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按照森林防火“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总要求,继续坚持森林防火“三同”原则,实行联合办公、统一调度、资源共享、合力攻坚,确保实现“人为火不发生,雷击火不过夜”目标。二是提升“管”的水平加快林草队伍建设,全面承接相关职能,健全森林资源管理地企协调配合机制。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加大林草资源管理、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盗伐林木、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落实“治”的举措。实施“多规合一”,初步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立足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有效巩固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成果,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切实抓好污水和垃圾处理达标排放、稳定运行。不断强化河湖长制,动态清零“四乱”问题。逐步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绿水青山。

(二)突出抓好产业,筑牢发展支撑把产业发展作为聚财源、解难题的重要支撑,在“做优、做精、做强、做大”上动脑筋。一是做优生态旅游业。立足串珠成链,整合塔源华罗庚纪念馆、宏图东山、大乌苏彩虹桥、碧洲红松林、翠岗百里桦廊、塔尔根爱情坐标点等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浪漫到极点”爱情文化游、“爱上一座城”开发足迹游、“森呼吸”森林康养游精品旅游路线。加强文旅融合,配合全国总工会创作以女子架桥连为题材的话剧《彩虹桥》,配合地区艺术剧院编演以我区开发建设史为主题的大型舞台剧,邀请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创作一组爱情小镇歌曲。借助全区发展通航经济机遇,创新开发低空游览、低空运动、空中摄影等新产品。盘活闲置房屋,积极发展特色民宿。推进“后备箱工程”,以注册的“爱情鸟”、北纬52°13'14"等商标为基本元素,加大山产品、工艺品开发力度,提高旅游的可消费性。二是做精森林食药业。大力支持林泉酒业公司、大一广林下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等税源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打通高端市场,增加利润税收,力争向规上企业迈进。全面落实小微企业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扶持印象北极、山婆婆、丰润、山妞、森源等小微企业轻装上阵、成长壮大。高度重视中草药产业发展,推广种植黄芪、返魂草、赤芍等中药材品种,重点打造塔尔根、林海、宏图3个中药材基地,全区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6300亩。三是做强绿色矿业推动小柯勒河铜钼多金属矿和460高地岩金矿勘查,及早达到开发设计程度。加快碧洲矿泉水探矿证办理,尽快实现探转采。推进大理岩采矿权出让,完成矿山设计及环保、安全等相关手续。加大中兴、云岭两矿融资力度,争取早日恢复生产。四是做大电商产业。完善电商孵化基地功能,吸引电商从业者入驻创业。建立电商网红激励机制,举办电商培训和电商网红创业大赛,培育电商网红达人10个以上。敢于标新立异,推广戴口罩的黑木耳、红松林里的溜达鸡、大山里的蜜密、红豆猪等一批有特色的电商产品,助力打造“中国爱情小镇”“北国红豆之乡”品牌。

(三)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能。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促进增长的生命线,在“谋划、攻坚、招商”上做文章一是认真谋划项目。维护规划权威,全面执行好“十四五”规划。丰富项目库储备,精心谋划一批经济拉动力强的产业项目、符合我区实际和百姓需求的基础设施项目,做到“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增加项目前期费用投入,确保项目达到可研深度。二是攻坚重点项目着力推进爱情小镇、御龙山景区、大一广林下资源精深加工、碧洲矿泉水、与齐齐哈尔医学院合作的黄芪种植等项目。特别是加强与省交投集团沟通联系,加快推动爱情小镇项目建设。精心推进“准备之冬”,切实打好提前量,加快办理项目前期手续,确保开春即开工。三是加大招商力度。依托资源禀赋,按照招商图谱,开展小分队招商,集中力量攻关。突出专业化,创新实行中介招商、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开展务实招商,争取上海动麦公司饮用水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四)积极打造小城,提升发展档次。把小城建设作为提升品位、乐享安居的关键之举,在“精心、精致、精细”上求实效。一是精心规划。坚持专业化设计,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区域规划、产业规划、专项规划为支撑,高起点编制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力求城镇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融为一体。突出爱情小镇”定位,用心雕琢城镇形象,彰显人无我有的地方特色,让人留得住回忆、记得住乡愁。二是精致建设。立足新型城镇化方向,有序推进铁路平房改造、垃圾收集转运、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所能及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推进城镇转型升级。严格程序监管,打造民心工程、精品工程、阳光工程。三是精细管理。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开展绿色教育,加强绿色管理。注重提升城镇形象,着力整治占道经营、私接滥建、乱贴乱画等问题。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城镇管理全覆盖、无死角,让城镇更加靓丽、生活更加有序、群众更加舒心。

(五)改善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把普惠民生作为人民至上、加速转型的本质要求,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上重情怀。一是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充分认清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严格落实国家省地相关要求,坚决做到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压实“四方”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周密做好重点领域、场所和环节管控。突出强化关键时点疫情防控,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慎终如始打好打赢“百日阻击战”。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一小风雨体育教室,创建智慧校园平台。不断提升医疗保障能力,积极争取区医院呼吸中心建设项目、疾控中心改造项目。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完成殡仪馆建设并投入使用,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全部免除五项基本服务费用。深入实施社保“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强化城镇医疗救助,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扎实做好“助保贷”,兜牢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三是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抓好建筑、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密切关注百姓必需品价格。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三访一包”制度,坚持依法治访,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网络诈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国防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党政机关,全面营造良好国防氛围四是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为在岗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进行体检。继续维修新林镇内30栋有异味住宅楼管道更换主要街道266盏路灯灯罩和led光源。新建4处室外水冲式公共卫生间。维修更换330个破损严重的住宅楼单元门。维修养护各镇10处饮用水供水点及塔源镇、翠岗镇饮用水管网。更新改造教育局、党校老旧供热管网。选择符合城乡规划适合地块分期建设车库。维修南山公园吊桥及人工湖两侧挡土墙。为两所幼儿园维修暖气,为一幼粉刷墙体、二幼更换老化电线。

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初心如磐,矢志如斯。我们将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人民更加满意的政府。

 (一)讲政治、重本色。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准上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坚持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提升解决问题、服务群众能力。

(二)讲法治、重监督。坚持依法治区,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认真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切实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确保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讲责任、重担当。增强担当气魄,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坚持善做善成既善谋事、能干事,又干成事、不出事。新官理旧账,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按照承诺做、紧盯目标干,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四)胸怀、重融合。充分认清地企融合发展是林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铭记共生共荣历史,珍惜休戚与共未来。坚持求同存异,把握分寸节奏,有序推进改革“后半篇”工作。顾全工作大局,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奋斗,不断开创地企一体发展、融合发展新局面

讲质效、重落实。坚持精益求精,不干则已、干则一流,再扛红旗争排头。强化清单推进,推行项目化、清单式管理,以项目落实责任,以清单提高效率。加强督查工作,围绕重点项目、重要工作、重大任务抓推进,以实干之风,行务实之举,收落实之效。加大整治力度,聚焦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六)讲廉洁、重纪律。深入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大风险防控和审计监督力度,盯住“关键人”和“关键事”,突出公共资金、政府采购、重大建设项目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促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规范运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压缩一般性支出,把钱花在刀刃上。严格财政资金管理,实现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做到花钱问效、低效压减、无效问责。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奋斗成就历史,实干开创未来。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新担当新作为努力开创新征程新局面,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终审:平台超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