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政务公开>政策解读>详细内容

关于《大兴安岭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读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14 10:08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方案》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国、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战略布局,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和保持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水陆统筹、源头控制、科学治理工作方针,全面系统推进全区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注重协同推进、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环境保护新机制,持续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水环境保障。

    《方案》的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区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饮用水安全有效保障,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全区水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到2030年,全区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方案》的主要指标

    分年度:到2017年,辖区内涉及国家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的6个断面,全部达到或保持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到2020年,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分流域:辖区内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国家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的6个断面,到2020年,全部达到ⅰ~ⅲ类断面。

   《方案》的主要任务

    (一)严格水资源管理

    解读: 强化用水监督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到202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11亿立方米以内。

严控地下水超采。2017年底前,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复核和禁采区、限采区范围划定。到2020年,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加强城镇节水。开展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检漏、测漏排查,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到2017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25%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8%以内。

   (二)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解读:到2020年,完成区内所有县级及以上城镇饮用规范化建设。加格达奇区甘河饮用水源地应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到2017年,所有乡镇、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完成保护区划定。

地级政府自2016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上述信息,县(区)级政府于2018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开。城镇公共供水实现普及率达到100%和水质达标双目标。

    加油站地下油罐应于2017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

     2018年底前完成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编制。

     (三)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解读:2020年底前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新建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所有县以上城市和3万人口以上城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到2020年,全区新、改建排水管网不低于204公里,加格达奇区建城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行署住建局牵头,行署发改委、行署环保局等单位参与)

   到2017年,非法污泥堆放点全部实现取缔;现有污泥处理设施基本完成达标改造。

    3.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2017年底前,各县区政府要依法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业的清理整顿。2020年底前,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等污染防治设施建成率达到80%以上;散养密集区内要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

到2020年,重大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到2017年,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覆盖率达到68%以上。到2020年,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要提高到55%以上。

    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40个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