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z6尊龙旗舰厅 >政务公开>政策解读>详细内容

解读《大兴安岭地区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03 09:57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一、出台背景

2016年3月25日,全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在困难面前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提质增效升级,积极投身经济发展,在推动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方面走在前列,下决心瘦身健体,苦练内功,努力向技术创新要效益,向深化改革要效益,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管理改善要效益,实现品质和品牌新的跃升”。黑龙江省也于2016年6月下发了《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方案》,要求从2016上半年至2018年底全面开展全省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并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基础管理,加强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

同时,随着我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产业结构的改变,林业企业费用支出失去资金来源,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大部分设施装备无法继续使用,许多以木材为原料的国有中小企业面监倒闭。在此情况下,提质增效工作在我区显得尤为重要。我区国有企业一定要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短板和瓶颈,有针对性的选择主要路径进行突破,加强提质增效工作。

 按国家和省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于6月1日下发了《大兴安岭地区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方案》,方案从四个方面部署了我区提质增效工作。

二、内容要点

一是深化改革。改革要以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经营,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关联效益,将资源配置到优势企业和核心主业上,配置到前瞻性产业上。就我区来讲,对质量效益好,企业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直属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手段,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提升企业效益。对我区经营困难的国有小企业,尤其是木材深加工企业,按照“卖、租、包、并、股”方式实施改制,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淘汰粗加工锯材产品企业,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木结构建筑企业和开发生物质能源项目。

二是加强管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不变的策略。因此,我区国有企业必须先练好管理“内功”,夯实企业基石。要严抓生产管理。首先要抓精细化管理,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制度。把工作量化,把考核细化,把企业既定的方针、政策具体化。还有就是进行对比,和行业标准指标对比,和自身历史对比,和同类企业对比,在对比中找不足,在对比中找优势,在对比中扬长避短,提质增效。

三是严控风险。一是严控经济运行风险,要求我们各地区各企业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拓宽经济运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把握好运行态势和运行趋势,并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做用,最大程度地规避企业运行风险。二是严控投资风险,对投资项目要严格论证把关,增加有效投资,减少市场前影不确定的项目投资,严控无必要或营利能力差的项目投资。把好刚用在刀刃上。

四是投资融资。政府要着力搭建企业协作平台,搭建融资创业平台。各企业要优化负债结构,拓宽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并充分利用资金结算中心等平台,减少资金沉淀,加快资金融通。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三、贯彻落实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全面推进

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工作是国家和省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部署。我们要重视林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更不能忽视地方性国有企业的提质增效,各县区、林业局、直属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按照中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持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并结合实际情况,狠抓管理重点环节,突破管理薄弱环节。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推动企业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集约化,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二是找准问题,明确方法

各县区、林业局、直属企业对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全面梳理,分清主次。并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所有原因,及可能发生的后果和连索反映。通过查找、分析问题,找到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节点,明确改善的意图和目标,并通过调研论证,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的目的。

三是及时总结,认真推广

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拓展信息交流平台,在宣传交流过程中,要做到系统思考,重点突出,及时新颖,使各企业能取长补短,完善各项机制、制度。同时,要培育和树立典型,结合宣传和信息交流工作,最大限度地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教育效果,要强化其引领作用,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其它企业要紧跟典型,学习经验,做好提质增效工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