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创话剧《八百里高寒》 暨大兴安岭精神专家研讨会在我区举行 李佰铮出席

发文部门:地区行署办公室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发布时间:2022-07-18 08:3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7月16日,由中国铁路文工团与地区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大型原创话剧《八百里高寒》暨大兴安岭精神专家研讨会在北山宾馆举行。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发掘传承铁道兵精神、展示弘扬大兴安岭精神,展开了热烈讨论。

       话剧《八百里高寒》编剧董妮、导演姜涛,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演员》主编黎继德等专家,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佰铮出席研讨会。

       中国铁路文工团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孙鸣笛、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宋官林主持研讨会。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八百里高寒》开展学术研讨,就该剧的艺术价值、文化意义、剧本内容、舞台呈现、角色塑造等方面畅所欲言。宋官林认为:《八百里高寒》是大兴安岭地委、行署牵手中国铁路文工团,怀揣致敬之情,铭记初心使命,倾力打造的一部讴歌大兴安岭开发、奋战、奋进的时代壮歌。宏大的主题、壮阔的场景、感人的故事、挺拔的人物,让观众切身感受和体验到了敢为人先、尊重科学、勇于担当、民族团结的主题底蕴,同时对感人至深、激人奋进的大兴安岭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充满期待。其他与会专家也给予话剧《八百里高寒》高度评价,对导演、编剧及全体演员表达出由衷敬意,认为该剧具备了“内容丰实、剧情饱满、场面宏大,叙事流畅,时空转换灵活,节奏鲜明紧凑”等特点,让过往历史走进现实,不仅保留了铁道兵开发高寒禁区真实的主体情节和精粹成分,而且浓缩提炼了合乎戏剧逻辑的感人场面和人生寓意,既有历史浑厚和时代烙印,又有艰辛历程和情感交织,更有生产场景和生活气息,充分诠释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体现了大兴安岭精神中的“奉献与牺牲、豪迈与深情、开创与责任”等闪光点。

       李佰铮说,通过此次专家研讨会,将深入挖掘《八百里高寒》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进一步弘扬铁道兵和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突破“生命禁区”表现的信仰忠诚、艰苦创业、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弘扬新时代大兴安岭精神,擦亮大兴安岭文化符号,增强大兴安岭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提升全区上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大兴安岭启航新征程必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终审:平台超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