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00000-2023-00101 发布机构: 地区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3-06-06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部门文件
关键词:
内容概述:
时效: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绿色学校创建行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6-06 17:03:25 【字体: 】

大教函〔2023〕64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创建省级绿色学校要求,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着力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结合我区实际,地区教育局决定持续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创建对象

全区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

二、创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结构、保护环境、促进和谐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建立中小学校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增强师生环境保护意识,积极营造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对已达到省级创建标准的绿色学校,要进一步提档升级;对未达到省级创建标准的学校,要根据《黑龙江省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绿色学校评价标准》不断完善,力争达到绿色学校标准。到2023年年末,实现全区90%以上的中小学校达到省级创建标准的目标。

三、创建内容

(一)强化绿色教育。切实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内容,要与“七色”教育结合起来,开展绿色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兴安岭自然资源保护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我区的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等独特自然环境,了解大兴安岭的生态转型发展,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自觉做爱家乡、保护森林资源的守护者。

(二)构建绿色课堂。将生态文明相关知识融入教育教学,充分挖掘运用本地环境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日常的环境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在教学计划、教案中设计环保教育内容,使学生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掌握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三)培育校园文化。将培养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等绿色生活主题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师生培训体系,增强师生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积极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校园文化。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强化学校绿化管理。鼓励师生进行绿色科技发明创造。

(四)优化绿色校园。校园环境建设是绿色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环境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学校实际及办学特色着力优化校园内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各类公共绿地和绿植搭配,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清洁化水平。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适度载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美化班级。营造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校园清洁、室内整洁、食堂卫生、厕所干净、建筑大方、绿化到位。

四、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学校工作,建立全区中小学校绿色学校长效机制,组织中小学校按照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工作方案,积极落实,开展绿色学校自评等方式,加强绿色学校创建长效性。

(二)协同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各地要积极与当地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水利、机关事务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为绿色学校创建创造必要条件。

(三)加强自评,增进校际交流。各地教育局组织本区域各中小学校按照《黑龙江省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绿色学校评价标准》,认真开展创建自评工作,组织对先进典型经验作法进行总结、宣传、交流和推广,增进校际间的交流和现场观摩。

   请于2023年11月10日前,各地统一报送自评报告和申报表,发送至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邮箱dxaljyj8402@163.com。

附件:1.黑龙江省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绿色学校评价标准

    2. 黑龙江省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申报表

       

 大兴安岭行署教育局

2023年6月6日 

 

附件1

 

黑龙江省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绿色学校评价标准

 

    一、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9〕1696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教发函〔2020〕13号),深入推进全省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评价。

三、本标准包括基本指标和鼓励性指标两部分,总计110分。基本指标总计100分,包含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共50个评分项目;鼓励性指标总计10分,包含1项一级指标1项二级指标共10个加分项目。

四、评价总得分≥80分可被评为绿色学校。

五、申报学校根据创建工作实际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分栏目打出相应的分数。评价分由各市(地)教育局组织评定,评价分≥80分可申报省级绿色学校。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分值

佐证材料

自评分

精神文化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式教学

1.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期课程计划,明确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求。

4

学期课程计划、总结、报告等相关资料。

 

2.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课程教学。

4

学期学年教学课件等相关材料

 

3.围绕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形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教学案例。

4

教学案例文本、照片、教学案例活动记录、报道材料等。

 

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绿色生态实践活动。

4

相关活动的记录、照片、视频等资料

 

学校学期计划体现创建绿色学校相关内容

5.学校学期工作计划中有创建绿色学校相关内容。

4

学期工作计划、反映创建绿色学校相关文件材料。

 

6.开展专题检查或总结报告,确保创建工作安排落实。

4

专题检查、总结报告、创建工作落实方案等相关文件

 

利用校内外线上线下宣传平台传播生态文明知识

7.通过“世界环境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

4

活动记录、照片、视频等

 

8.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宣传,进行经验或案例总结。

4

绿色主题校报、班报、广播和网站等相关图片材料。

 

9.开展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1

活动相关记录、照片、视频等材料。

 

组织师生参与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绿色实践活动

10.利用多种途径,开展校内外绿色实践公益活动。

1

教学计划、活动记录等体现开展绿色实践公益劳动的相关资料。

 

11.开展创建绝色学校模范班级、绿色小卫士等评比活动,有活动实施方案。

1

实施方案或活动记录等材料。

 

12.学校及周边社区建有定点活动及服务的环境教育基地,或有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师生成果展示。

1

照片或活动记录等材料。

 

13.日常开展“光盘”行动。

2

照片宣传材料等。

 

14.结合世界粮食日、农民丰收节开展主题活动。

2

现场照片、宣传材料等。

 

15.家核校社生态文明活动在媒体上有宣传报道。

1

报道截图。

 

鼓励师生进行绿色科技发明创造

16.年度组织开展绿色科技发明创造活动。

1

开展活动记录、照片、视频等。

 

17.鼓励师生参加绿色发明创造类竞赛。

1

师生参加绿色发明类竞赛图片材料等。

 

18.绿色发明创造获得县以上奖励或专利。

1

证书或奖杯照片、获奖报道材料、专利证明等。

 

物质条件

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增加校园绿化面积

19.校园无荒闲用地,应绿尽绿。

4

学校绿化总体平面图。

 

20.每年开展义务植树、栽花种草等活动

4

相关活动照片或活动记录等。

 

有序推进绿色建筑和对既有建筑绝色化改造

21.学校新建设和改扩建建筑按批准文件或施工图上标明为绿色星级建筑。

1

项目批准文件、竣工图纸中体现绿建星级的内容或绿建星级标识证书等。

 

22.近5年开展过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包括照明、空调、节水、外墙保温等改造)

1

项目合同、现场照片、评估分析报告等证明材料。

 

23.获得绿色建筑运行等绿色建筑认证体系证书。

1

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等绿建认证体系证书。

 

使用绿色节能节水产品,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循环利用

24.节水器具使用率达100%

1

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便器等节水型器具的采购凭证或现场照片。

 

25.节能照明光源使用率达100%

1

节能灯、led灯等高效照明光源的采购凭证或现场照片。

 

26.公共区域照明合理使用分时分区控制、声光控制等措施

1

现场照片。

 

27.主要电器产品能效等级为2级以上(主要电器产品是指功率大于2000w的用电设备,如分体式空调、热泵空调主机、水泵电机(三相)、复印机、电热水器〈电锅炉)、电器饭籍等大型用电产品)。

1

提供设备现场照片。

 

28.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容器颜色、标识规范清晰。

4

现场照片。

 

29.厨余垃圾交有资质回收机构处理。

1

回收机构委托合同、设施照片等。

 

30.学校宣传栏有垃圾分类宣传内容。

4

现场照片或宣传材斜等。

 

31.学校师生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4

现场照片。

 

32.积极开展塑料污染治理。

1

现场照片、活动记录、实施方案等

 

33.师生在学校用餐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1

现场照片或宣传引导等材料。

 

34.具备无纸化公办公系统。

1

无纸化办公系统采购合同或办公系统截图照片。

 

因地制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再生水)回收利用

35.学校有实施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热或光伏利用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1

项目采购合同、项目运行评估报告或相应的z6尊龙旗舰厅的荣誉证书。

 

36.合理利用雨水或中水等非传统水源。

1

图片或项目采购合同、项目运行评估报告、相应的z6尊龙旗舰厅的荣誉证书。

 

行为管理

构建绿色学校创建管理体制,明确组织机构

37.成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2

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组织构架图,相关文件、会议纪要等。

 

38.明确绿色学校创建的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

2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职责相关文件。

 

39.明确专人负责绿色学校创建相关各项工作

2

绿色学校创建岗位分工的相关文件。

 

制定绿色学校创建发展目标、保障措施、激励机制

40.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机制。

2

学校制定了绿色学校创建计划,体现了条款要求的制度文件等。

 

41.有保障措施和专项经费。

2

预算申请文件、批复文件、采购合同或发票等。

 

42.有节能、节水、节粮和垃圾分类等相关表彰或奖励机制。

2

活动照片、表彰人员名单或相关制度文件。

 

建立健全节能、节水、节粮、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

4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有节能降碳、节水、垃圾分类等。

2

管理制度文件、工作计划、负责人员名单等材料。

 

44.组织开展节能、节水、节粮、垃圾分类等相关培训。

2

培训会议通知、人员签到、会议记录或活动照片等。

 

45.落实河长制度,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2

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有关记录和照片。

 

加强能源资源计量,定期开展公示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46.建立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台账。

1

水表、电表等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的统计台账。

 

47.积极上报能源资源计量结果。

1

能源计量结果的上报材料、截图照片等。

 

48.开展能源资源消耗分析并予以公示。

1

能耗分析报告书、公示现场照片等。

 

49.近5年开展过能源资源审计项目或未来2年内有审计计划。

1

相关计划文件或能源审计报告书等材料。

 

运用智能化技术进行校园建筑及设备的绿色运行管理

50.建立智慧校园应用平台、智慧校园安防保障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

1

系统界面截留照片。

 

加分项

特色创新

51.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

1

项目合同、运行效果评估报告及现场照片等材料。

 

52采用合同节水管理实施节水。

1

项自合同、运行效果评估报告及现场照片等材料。

 

53.开展绿色学校建设、管理相关研究,在公共刊物上发表。

1

刊物截图。

 

54.校园有立体绿化项目。

1

现场照片

 

55.学校在校园绿化或节能等环保方面获得过荣誉。

1

图片报道等材料。

 

56.学校室内外运动场地空气质量达到gb/t18883标准有关规定。

1

设施现场照片、检测报告等。

 

57.校园建筑中有合理使用可再用材料及废建材。

1

现场照片、使用材料清单等。

 

58.开展“关注森林活动”和“林长制”相关宣传教育活动。

1

相关宣传活动照片等。

 

59.校园内有花、草、树三种以上植物

1

现场照片

 

60.校园有利用废弃物小制作。

1

现场照片

 

合计

110

 

 

 

附件2

黑龙江省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申报表

学校名称(盖章)

 

学校地址

 

联系人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按照评价标准自评得分

 

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安排,可另附页)

 

年   月   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