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2021-00012 | 发布机构: | 地区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 2021-04-2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乡村振兴 | |
关键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 |
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 大兴安岭地区推荐对象公示名单
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
大兴安岭地区推荐对象公示名单
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监督,现将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兴安岭地区推荐对象(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2021年4月22日—2021年4月27日(5个工作日)。
王国平,男,汉族,1978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大兴安岭地区扶贫办综合科)主任。2017年以来,该同志一直从事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期间他全面系统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扶贫政策,提升政治站位和业务水平,指导基层实施精准帮扶。积极推动问题排查整改,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色。制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连续三年制定《打好稳定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筹备召开各类会议24次,推动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圆满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郑雷,男,汉族,1985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区林学会秘书长、地派呼玛县北疆乡嘎鲁河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2017年6月,该同志通过单位主动请缨,来到呼玛县嘎鲁河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近四年时间里,他大多数时间驻守在村委简陋的宿舍,无暇过多考虑家中年幼的两个女儿和身患重疾的岳母。从队员成长为队长,他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积极的态度、务实的举措和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整村脱贫的工作成绩,嘎鲁河村顺利摘掉省级贫困村帽子,成为党建先进村和村集体年收入23.1万元的脱贫示范村;全村贫困户2020年人均收入达到14559元,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郭宝福,男,汉族,1970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兼扶贫办主任。2012年,他就任塔河县开库康乡主管扶贫副乡长,2017年9月,他调任塔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兼扶贫办主任,在3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中,该同志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积极投身扶贫工作当中,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他通过推进大豆、小麦品种改良,发展木耳、黄牛养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购买农业机械开展农业托管服务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就业,通过发展产业项目不断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近3年时间,两个贫困村脱贫出列,453户、79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7597元增加到今年的14009元,年递增1400多元。
武晓慧,女,汉族,1983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三卡乡扶贫专干、驻三卡乡江湾村第一书记。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时刻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翟艳艳,女,汉族,1979年10月生,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科员。她自参加扶贫工作以来,认真研究扶贫政策,深入了解贫困户实际情况,精准施策,探索扶贫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我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认真、细致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找准致贫原因,确定每户的具体帮扶措施,结合各村发展规划制定项目建设内容和脱贫攻坚长效保障机制。保障全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且收入持续增加,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发放各种补助,使得每户平均增收0.7万元。
宋铁飞,男,汉族,1983年1月生,现任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科员。2018年5月,全区扶贫开发系统缺少数据工作人员,他临危受命,调到扶贫办从事该项工作,为了使数据更加精准,他经常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电话核对,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日,只要有需要数据的工作单位,他都不辞辛苦到单位来调数据提供给所需部门。在项目和专项扶贫资金录入方面更是做到了耐心细致,精益求精。
刘慧慧,女,汉族,1985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查站科员。该同志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曾在乡镇工作5年,从事过妇联主席、扶贫办主任、社区等工作。她坚持把学习贯彻始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扶贫工作的识别工作量大,任务重,重视度高,她不讲任何条件,为确保工作质量,她认真研究程序,积极与各帮扶单位协调沟通,经常加班到深夜,保证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精准退出。6个行政村有扶贫任务,现有建档立卡户186户360人,全市建档立卡户已于2018年年末全部实现脱贫。
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三卡乡人民政府。该乡依托中俄边境、农业之乡、良好生态等地域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村老道店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8年,该乡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2020年,全乡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
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人民政府。该乡积极发展蔬菜种植、木耳养殖、乡村旅游项目、购置农机具开展托管服务等项目,带动和引导贫困户脱贫。争取政策支持,扩大贫困户就业渠道,帮助178人实现就业,为434人免费办理了小额保险。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逐步补齐扶贫短板,持续巩固脱贫成果。2018年,全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4户456人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村汉族村脱贫出列。全乡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6806元增加到2020年12493元,年递增1300多元。
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西林吉镇黑山村。该村党支部积极谋划扶贫产业项目,共争取扶贫专项资金687.7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8个,包括钢架大棚、水肥一体机、黑猪养殖等项目,合理设置扶贫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2018年,全村建档立卡户38户85人全部实现脱贫退出。截止2020年底,全村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达2.1万元。2011年7月被中共大兴安岭地区委员会授予“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8月被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成长型农村党组织”荣誉称号。
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白桦乡东山村驻村工作队。该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以抓党建为引领,注重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发动党员在经济发展中带头建功立业,在扶贫攻坚中带头献计出策;积极推动驻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强化管理,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农村面貌;着力抓好农村产业项目建设,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18年,东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152人全部脱贫退出、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20年,东山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08元。
对上述拟推荐对象(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如有情况和问题,可在公示期内反映,反映情况和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同时应签署或告知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z6尊龙旗舰厅的联系方式;对线索不清的匿名信和匿名电话,公示期间不予受理。
受理电话:0457-2712375、2756315
大兴安岭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推荐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4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