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2022-00028 | 发布机构: | 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布日期: | 2022-06-2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大稳就业专班办发〔2022〕3号 | 主题分类: | 促进就业 |
关键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 | 现行时效 |
关于开展大兴安岭地区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暨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专项服务活动的通知
大兴安岭地区稳就业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地委组织部、各县(市)、区稳就业工作专班: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吸引本地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高毕业生留省就业比例,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地区人社局联合地委组织部、教育局、发改委、工信局、卫健委、共青团地委等有关单位,共同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暨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专项服务活动。现将活动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2年6月至7月
二、活动主题
情系黑土地 就业在龙江
三、服务对象
2022届高校毕业生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政策宣传
一是组织就业政策宣讲活动。各地要以政策公告、短视频宣传等多种形式,协调多部门集中汇总发布各地就业创业政策清单,重点涵盖就业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权益保障政策,职称评定、户口档案、住房保障、专项奖补等招才引才留才政策,虚假招聘、就业歧视、求职陷阱等风险案例提示。政策清单要列明政策内容、经办机构、经办流程,确保高校毕业生看得懂、算得清、用得上。(责任单位:地委组织部、地区人社局、地区教育局)
二是开展“平凡岗位 筑梦龙江”优秀职场毕业生典型宣传活动。各地要深入发掘当地机关事业单位、重点企业、高科技企业、百大项目、老字号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基层一线工作3年以上的优秀毕业生,请毕业生讲述在求职、入职期间的就业规划、就业选择心路历程,讲述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努力奉献、成长收获的真实故事。人社厅将根据各地选送优秀毕业生就业典型事迹,制作系列宣传节目向全省院校和有关媒体推广传播,产生激励示范作用,引导毕业生树立扎根基层、献身边疆的就业观念。(责任单位:地区人社局、地区教育局、团地委)
(二)提供招聘服务
各地人社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以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为主题的线上线下系列招聘会,深入挖掘各地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招用工信息,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服务等公共部门岗位,以及实习见习等岗位,及时提供给高校毕业生及高校。岗位信息要包括需求特征、职位类别、工作地点、薪酬待遇等关键要素,确保真实有效。发布方式要结合疫情防控,统筹线上线下,合理安排行业、专业招聘及线下招聘场次。(责任单位:地委组织部、地区人社局、地区教育局、地区发改委、地区工信局、地区卫健委)
(三)提供职业指导
各地要定期组织本地专家学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指导专业人员,开展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重点讲清世情国情省情和就业形势,介绍我省相关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帮助毕业生坚定信心,增强留省就业、成才报国动力。(责任单位:地区人社局、地区教育局)
(四)提供创业服务
一是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各地要组织遴选优质创业课程、创业师资服务高校毕业生,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及时组织创业培训。同时,加大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力度,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的创业服务。(责任单位:地区人社局、地区教育局、地区科技局、团地委)
二是加强典型事迹宣讲。各地要组织当地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农民工等就业创业典型,深入高校开展宣传交流活动,讲好就业创业故事,展示就业创业成果,激发大学生就业创业热情。(责任单位:地区人社局、地区教育局、团地委)
(五)开展职业培训
各地要积极对接当地产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急需,充分调动企业和培训机构优质资源,常态化组织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提升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责任单位:地区人社局、地区教育局)
(六)强化困难帮扶
各地要加强对零就业家庭、低收入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帮扶,对接驻地高校及时掌握辖区户籍困难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指定专人负责,加大岗位推介力度,做好心理辅导和思想疏导,着力帮扶困难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各地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应届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组织好边境地区政策性岗位开发推荐,鼓励边境地区困难应届毕业生留在家乡就业。(责任单位:地区人社局、地区教育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把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作为重要手段,把提高留省就业比例作为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活动计划、工作措施和时间进度。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创新思路举措,丰富活动内容,打造各地特色服务品牌,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调动各方资源。各地要凝聚各部门合力,在政策性岗位招录、基层服务项目招募、国有企业和百大项目岗位归集等领域要密切协同配合、同向发力。要用好专业力量,组织就业政策法律专家、人力资源经理、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等提供专业化服务。发挥机构作用,组织各类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服务。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地要紧扣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主题,广泛依托传统和新兴媒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宣传活动,提前发布活动预告和活动安排,提高活动知晓度、参与度。重点宣传国家和我省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推广一批地方特色做法,讲述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故事,传递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关心关怀,引导高校毕业生自立自强,多渠道就业创业。
(四)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各地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分区分级安全有序举办现场招聘活动。要落实线下招聘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要求,制定活动现场疫情防护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实化各项工作,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人。
各地要及时总结工作推进情况和取得成效,梳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关工作建议,于每月20日前报送《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并于7月20日前将活动总结报地区稳就业工作专班办公室。
联系人:岳玮岩 联系电话:0457-2756523
电子邮箱:jyj-8@163.com
附件: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
大兴安岭地区稳就业工作专班办公室
(大兴安岭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代章)
2022年6月2日
附件
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
填表单位: 联系人: 填报日期:
编号 | 填报项目 | 填报内容 | |
1 | 参加活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数量 |
| |
参加活动市场机构数量 |
| ||
2 | 政策宣讲 | 入校宣传场次数 |
|
3 | 优秀职场毕业生典型宣传 | 优秀毕业生典型人数 |
|
4 | 线上招聘会 | 举办场次数 |
|
用人单位数 |
| ||
提供岗位数(即招聘人数) |
| ||
注册简历数(即求职人数) |
| ||
5 | 现场招聘会 | 举办场次数 |
|
用人单位数 |
| ||
提供岗位数(即招聘人数) |
| ||
入场人数 |
| ||
收取简历数 |
| ||
初步达成意向人次 |
| ||
6 | 职业指导 | 举办场次数 |
|
建立就业咨询室个数 |
| ||
职业体验活动举办场次数 |
| ||
7 | 创业服务 | 创业培训举办场次数 |
|
参加创业培训人次数 |
| ||
8 | 职业培训 | 开展场次数 |
|
参加培训人数 |
| ||
培训项目 |
| ||
9 | 困难帮扶 | 残疾学生帮扶人数 |
|
零就业家庭学生帮扶人数 |
| ||
低收家庭学生帮扶人数 |
| ||
女学生帮扶人数 |
| ||
实现就业人数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