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00000-2019-04053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7-08-29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统计信息
关键词:
内容概述:
时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产业结构呈现新变化

发布时间:2017-08-29 00:00:00 【字体: 】

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林木资源的依赖。经过五年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40.522.537.0调整到2016年的49.49.241.4,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分别上升8.9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3.3个百分点,大兴安岭地区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

(一)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作用加大,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随着木材从逐步减产到全面禁采,大兴安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特色种养殖,努力培育新兴替代产业。2016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0亿元,同比增长8.2%,占gdp比重比2011年提高8.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已占据“半壁江山”,是我区经济新常态下支柱性产业,同时也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第二产业转型发展,进入调整期。2013年以来,第二产业受木材停伐、原材料不足、矿产品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而遭遇重创,采矿业和木材加工业这两大传统主导行业萎缩,20132014年,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明显,分别比2011年下降10.212.6个百分点,2015年,全区加大工业结构调整,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重点矿产企业生产回稳,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力,工业生产实现止降回升,带动第二产业回稳向好。2015年和2016年第二产业增速分别达到了6.8%5.0%拉动gdp分别增长0.70.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分别达到9.5%9.2%

(三)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内部结构逐步优化。2012-2016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2016年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实现59.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37.0%提高到2016年的41.4%,提高4.4个百分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从内部结构看,服务业实现逐步转型。传统行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19.4%下降到2016年的14.8%,下降4.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2.0%上升到2016年的4.3%,提高2.3个百分点;生活性服务业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居民服务业、文体娱乐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1年的0.8%上升到2016年的1.8%,提高1.0个百分点;包含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1年的11.9%上升到2016年的13.1%,提高1.2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