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2022-00023 | 发布机构: | 地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
发布日期: | 2022-06-1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优化营商环境 | |
关键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 |
大兴安岭多领域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年初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在多领域共同发力,攻坚克难,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黑龙江省对地8项考核指标中,有7项指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项指标增速与省持平,实现首季“开门红”。
举全区之力,强势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行地委书记和行署专员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制,建立了“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四个体系,成立20个专班。确定重点任务225项,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工作制度、考评办法和擂台赛活动方案,实行工作提示单制度,对照省营商环境调查问卷反映出的12个方面136个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与专项行动同部署同推进。制定专项工作制度,建立周结报、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的工作机制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擂台赛”规则。各专班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制定出台政策性文件38个,17条创新举措得到固化和推广。地级工作专班和县(市区)将各项重点任务分解成多条具体任务措施,明确每月工作目标,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225项工作任务已完成95项。在一季度全省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擂台赛”中,大兴安岭在全省十三个地市综合排名中位居第四名,进入优秀行列。集全区之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组织地、县两级各行政职能单位共梳理行政权力事项26910项,以简政放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1-5月,全区登记市场主体新增1951户,同比增长2.5%。推进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改革,全区已梳理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事项清单765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共梳理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改革事项129项。推行重点镇 “一枚印章管审批”,全区6个国家级重点乡镇已全部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办。目前已实现开办企业1个环节、零费用、办理时限不超过0.5个工作日的工作目标。推进“办好一件事”改革,梳理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的“办好一件事”事项清单106项。推进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依职权类检查实施清单共产生监管事项930项,监管实施清单完成率97.07%。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多次深入政务服务大厅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走流程”。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其中地本级网办率达到100%,网办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覆盖率达到100%,58项政务服务事项与哈尔滨实现了“跨区域通办”。集全区之策,推进重点工作重点突破。为增强信用体系服务企业能力,调整地区“诚信兴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则。每月通报一次全区“双公示”系统录入情况,截止5月末全区填报“双公示”信息1750条,填报及时率92%。目前,在全国城市信用40个地州盟排名中位居前5名。围绕投资项目服务保障设立第一专班8个,服务专班133个,设立首席服务员191人,为项目提供落地保障服务。全力推进领导干部包联工作,1-5月,全区共有1139位领导干部包联服务1211户市场主体、132个项目,共开展对接服务1486次,征询问题累计461个,研究解决措施347条,累计解决问题287个。在全区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截至目前,接到企业投诉举报问题线索4起,已全部办结。围绕加强12345政务服务热线督办环节,加大对重点关注、难点以及重复投诉事项的协调督办力度。12345热线完成与省平台系统互联互通,将开通的国务院清单内的11部热线电话纳入12345热线统一管理,共计整合归并电话43部,实现了“一号响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