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00000-2022-00017 发布机构: 地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2-12-20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其它信息
关键词:
内容概述:
时效:

关于大兴安岭地区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 发现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2-12-20 18:52:17 【字体: 】


关于大兴安岭地区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

发现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的公示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农村局已完成全省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发现问题整改,按照《全省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发现问题整改验收销号办法》要求,现对4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向社会公示。

一、整改任务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农村局承担整改任务分别为:

(一)第163项整改任务。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相对分散,管理起来较困难,且管理成本偏高,县级农业农村部分工作人员少,有的县一个项目只有一个具体管理人员、存在管理不及时现象;监理人员存在未全部到位现象,初步设计、监理及施工合同有缺少签字和签订日期现象。

(二)第164整改任务。由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整治,涉及省规定的违规机具无法录入。

(三)第165项整改任务。推广有利于黑土地保护措施不足,缺乏主动谋划。

(四)第166项整改任务。田长责任没有真正落实落靠,基层田长对承担的耕地保护职责和任务不清,积极性不高,工作没有形成常态化。田长制和耕地保护宣传工作不够深入,形式单一,全民参与耕地保护的浓厚氛围没有真正形成。

二、整改目标

(一)第163项整改任务。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增加管理人员,确保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第164整改任务。农民购买的机具,省完成归档的机型,做到应录尽录。

(三)第165项整改任务。组建大兴安岭地区耕地保护专家指导组,深入研究耕地保护技术措施。

(四)第166项整改任务。田长制工作全面落实,各级田长责任清晰、明确,田长职责履职到位,田长制宣传和培训工作得到强化,全区范围形成耕地保护的浓厚氛围。

三、整改措施

(一)第163项整改任务。一是要求县区配备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人员;二是加强项目施工管理,加大督导检查,保证工程质量;三是要求各县(市、区)在天气晴好时,增加工程施工时间,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四是现场检查时,要求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同时检查监理和施工日志,规范工程内业资料。

(二)第164整改任务。一是加大购机补贴整治力度。二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加快补贴系统录入进度。

(三)第165项整改任务。一是组建大兴安岭地区耕地保护专家指导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的耕地保护技术措施。二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服务、积极开展大豆根瘤菌剂示范推广。三是落实耕地保护技术措施,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四)第166项整改任务。一是建立健全田长办工作制度。二是定期调度田长制落实情况,组织典型经验交流。三是加强工作督导,将田长制纳入重点工作。四是做好审计、纪检监督、“非粮化”和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等问题整改。五是加强田长培训,提升各级田长履职能力。六是加大田长制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民参与保护耕地的浓厚氛围。

四、整改成效

(一)第163项整改任务。一是增加管理工作人员。二是加强建设过程管理。三是加快建设进度推进。四是规范项目内业管理。

(二)第164整改任务。一是全力推进违规资金收缴。二是加快补贴系统录入进度。

(三)第165项整改任务。一是组建耕地保护专家指导组。二是多措并举推进黑土地保护。三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四是扎实开展黑土耕地保护宣传工作。

(四)第166项整改任务。田长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组织各级田长查田,全区各级田长查田4万余次,地级田长查田2次,县级田长查田34次,乡级田长查田341次。以高素质农民培训为载体,开展基层田长能力提升培训,制定了培训计划,培训网格和户田长93人,基层田长履职能力有所提升。通过开设宣传台、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播放宣传片等多种形式,营造出了保护利用黑土地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全民保护黑土地意识得到增强。

五、受理部门及受理电话

大兴安岭地区黑土耕地保护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加格达奇区兴安大街32号。受理电话:2123018。

六、公示时间

2022年12月21日至12月25日。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对上述4项问题整改完成情况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大兴安岭地区黑土耕地保护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反应。

 

 

 

地区黑土耕地保护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2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地图